快速原型模型的缺点:(1)客户与开发者对原型理解不同;(2) 准确的原型设计比较困难;(3) 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
瀑布模型 如同流水线般有序,阶段分明。其优势在于管理清晰,但对需求变更的响应却略显迟钝,如同冻结的水无法逆流。 V模型 这个模型强调测试贯穿始终,像层层叠叠的音符,旨在提升质量。然而,它的优点也是缺点,耗时且不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缺点:传统的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是由文档驱动的。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产品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快速原型模型:通过快速构建起一个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原型系统,让用户试用原型并收集用户反馈意见的方法,获取用户真正的需要。优点: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线性进行的。
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大大优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模型,从而是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在使用增量模型时,第一个增量往往是实现基本需求的核心产品。核心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后,经过评价形成下一个增量的开发计划,它包括对核心产品的修改和一些新功能的发布。
螺旋模型是软件过程的一个演进模型,为版本递增软件的快速开发提供了可能。
螺旋模型减少了过度测试(资金浪费)或测试不足(产品问题多)的风险。 在螺旋模型中,维护被视为开发过程的一部分,与开发本身无本质区别。 螺旋模型适用于内部开发的大型软件项目。 主要优势是风险驱动。开发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业知识,以防项目走向灾难而浑然不觉。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低风险。理解这种模型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把它看做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型。特点:瀑布模型(系统化)+快速原型(迭代过程)+风险分析。
基于快速原型的概念,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型的软件开发周期模型,它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推进项目。 螺旋模型的每个阶段都包含四个关键部分: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和有效性验证,以及评审。
螺旋模型是在快速原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种生存周期模型。这种模型将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4部分组成。螺旋模型的四个部分 目标设定。为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定义和确定这一个阶段的专门目标,指定对过程和产品的约束,并且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风险分析。
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同时,在每个迭代阶段构建原型是螺旋模型用以减小风险的途径。
1、不同模型的适用场景也不同,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且较为简单的项目,而快速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或较为复杂的项目,增量模型适用于要求逐步完善、迭代周期较短的项目,螺旋模型适用于风险较高或需要长时间开发的项目。
2、快速原型模型的缺点:(1)客户与开发者对原型理解不同;(2) 准确的原型设计比较困难;(3) 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
3、瀑布模型是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的,而螺旋模型则是同步进行的,(这里的顺序指的是软件工程生存期的步骤)瀑布模型灵活性较差,相反螺旋模型灵活性好。